沈秀兰的话,句句都说到了他心坎里。他是个生意人,最看重的就是利润。
一旁的林巧云抱着手臂,适时地补了一句:“贺老板,我们秀兰可是讲诚信的,矿上的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还能坑你这点小钱?也就是信得过你的人品和店面,才找你合作,不然我们自己去天桥底下摆个摊,一样卖。”
这番话半捧半压,让贺国庆心里舒坦了不少。
他终于停下拨算盘的手,一拍桌子:“行!就冲妹子你这个脑子,这个生意我做了!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卖出去一台,利润我要占六成。所有的售后,我一概不管。”
“五成。”沈秀兰伸出一个巴掌,语气不容置喙,“您出地方和客源,我们出货、出人负责擦洗修补,五五分,最公道。要是以后合作得好,我们还能给您弄来更新潮的款式。”
贺国庆盯着她看了半晌,最终哈哈一笑:“好!爽快!就五成!”
合作初步谈成。沈秀兰没有马上离开,她借着商量细节的由头,在店里待了小半天。
她仔细看着贺国庆怎么跟顾客打交道,怎么介绍商品,怎么处理那些挑剔的客人,怎么在不经意间就把一笔生意给谈成了。
她像一块海绵,默默地吸收着这些最实用的生意经。
夜深了,院子里恢复了宁静。孩子们早已睡熟,均匀的呼吸声从房间里传来。
沈秀兰和林巧云忙了一天,此刻正坐在院里的石桌旁,就着月光喝着晾温的白开水。
“今天可真累,”林巧云揉着肩膀,长长地舒了口气,“跟那些人精打交道,比下地干活还耗神。秀兰,说真的,有时候我真羡慕那些什么都不用想的女人。”
“羡慕之后呢?还不是得自己撑着。”沈秀兰的声音很轻,却透着一股韧劲,“这条路是我们自己选的。想不被人看轻,想把日子过好,就得比男人想得更多,做得更累,一步都不能错。”
她想起前世的自己,想起李文博那张轻蔑的脸,手里的水杯被捏得紧了些。
林巧云看着她,月光下,沈秀兰的侧脸显得格外清晰和坚定。
她忽然笑了,伸手拍了拍沈秀兰的手背:“说得对,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睡吧,明天还得去跟贺狐狸斗法呢。”
与贺国庆的合作比预想中还要顺利。那些被擦拭一新、价格只有新品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二手电器,精准地戳中了许多囊中羞涩却又渴望改善生活的家庭的痛点。
短短一周,贺国庆就托人给沈秀兰送来了第一笔分红——厚厚的一沓大团结,足有三百多块。
钱拿到手的那天晚上,叶昭正好因为局里有专案加班,不回来吃饭。
沈秀兰特意多炒了两个菜,一个醋溜白菜,一个酱爆肉丁。
饭菜上桌,她没有立刻招呼孩子们动筷子,而是从里屋拿出一个布包,在饭桌中央小心翼翼地打开。
红色的、绿色的、棕色的人民币整整齐齐地铺在暗黄色的桌面上,在灯泡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实在。
招娣和叶邵凯的视线瞬间被吸引了过去。团子还小,只觉得花花绿绿的好看,伸出小胖手就想去抓。
“这是妈妈这几天卖那些旧电器挣的钱。”沈秀兰把团子的小手轻轻按住,目光依次扫过三个孩子的脸,“咱们家现在是一个整体,所以,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用这笔钱,我们给家里添置点什么,能让大家的日子都过得舒坦些?”
这是一种她从未有过的郑重。招娣看着桌上的钱,又看看母亲平静的脸,心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和踏实交织在一起。
她第一次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是这个家的一份子。
叶邵凯垂着眼,盯着那堆钱,手指无意识地在裤缝上摩挲。
他想起了那个总是空荡荡的家,和他那个只会哭和抱怨的亲妈。
钱,对于他来说,意味着太多东西。
“买个大冰箱!”团子最先打破了沉默,他举着油乎乎的小手,眼睛亮晶晶的,“可以放好多好多冰棍!红豆的,绿豆的,还有橘子水的!”
招娣被弟弟逗笑了,也跟着憧憬起来:“还能放西瓜,夏天吃冰镇西瓜,吃不完的饭菜也能放进去,就不会坏了。”
“嗯,冰箱是个好主意。”沈秀兰点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她把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叶邵凯,“小凯,你呢?你想要什么?”
叶邵凯的嘴唇动了动,似乎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他没有看桌上的钱,也没有看沈秀兰,目光却飘向了院子角落里堆着的一个大木盆。
那里,是叶昭给她衣服的地方。夏天还好,到了冬天,那双手泡在冰冷的水里,肯定又红又肿。
他低着头,声音闷闷的,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一样:“买个洗衣机吧。”
说完,他像是怕被人看穿心思,又飞快地补充了一句:“手洗太慢了,浪费时间。”
沈秀兰的心,轻轻地颤了一下。这个总是用一身刺来保护自己的男孩,话虽说得硬邦邦,可那份藏在别扭之后的心意,却比什么都温暖。
她知道,他不是在说浪费时间,他是在心疼那个不善言辞却默默扛起家中所有体力活的父亲。
“洗衣机和冰箱……”沈秀兰看着三个孩子,心里有了主意,“都是好东西。既然大家都想要,那我们就要。”
第二天,沈秀兰没有去贺国庆的店里,而是带着小凯去了旧货市场。
她没有选择店里那些已经翻修好的现成货,而是凭着上辈子积累的那些零碎记忆,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台外壳有些发黄,但压缩机听起来依旧沉稳有力的“雪花”牌单开门冰箱。
又在一个专卖大家电的摊位上,淘到了一台半自动的双缸洗衣机,电机是纯铜的,只是外壳有些磕碰。
她花了比市面上便宜近一半的价钱,叫了辆三轮车,把这两样大家伙拉回了家。
当冰箱和洗衣机被安放在院子里时,整个四合院的气氛都变得不一样了。
“哇!大家伙!”团子绕着冰箱跑来跑去,想伸手摸,又缩了回来,像是对待一个神圣的东西。
沈秀兰打来清水,拿出抹布,对三个孩子说:“来,这是咱们家的新成员,大家一起动手,把它打扫干净。”
招娣立刻拿了块干净的布,细细地擦拭冰箱的门。
小凯虽然没说话,却默默地找来一把小刷子,去刷洗洗衣机内筒的角落。
就连团子,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拿着一块小手帕,在冰箱腿上蹭来蹭去。
冰箱被擦得锃亮,安放在了厨房的角落。沈秀兰插上电,片刻后,一阵低沉的嗡嗡声响起。
她从外面买的一瓶橘子汽水被放了进去,成为这台冰箱的第一位“住客”。
晚饭后,天已经黑透了。招娣神神秘秘地从厨房里端出一个小盘子,献宝似的递到沈秀兰面前。
是两个烤得恰到好处的红薯,外皮微焦,内里却散发着滚烫而香甜的气息。
“妈,你尝尝。我用灶膛里的余火烤的。”女孩的脸上带着一丝羞怯,还有一丝期待。
沈秀兰拿起一个,剥开焦黑的外皮,露出里面金黄滚烫的薯肉。
她咬了一口,那股子甜糯的暖意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
她看着眼前的女儿,招娣的眉眼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那个曾经对未来充满恐惧和不安的小女孩,正在一点点地舒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