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的休整,早上卯时,要去绿泉城的人都集中到了村口的大青树底下。
对于孩子们来说,今天可以进城逛,还能用自己卖粽叶换来的铜钱买糖吃。
对于老人们来说,今天是观音会,一定要去好好拜拜,让观音菩萨保佑清水村世代富贵安康。
而对于当家的人来说,今天进城逛都是其次。
最重要的就是给家里添置一些米面油。
毕竟春桃婶可是讲过今年会有严寒的。
虽然清水村从来没有经历过严寒,但是春桃婶可是受山神保佑的人,宁可信其有嘛。
再说了,买回来也没差。
到了过年前物价上涨,可比现在贵很多嘞。
然后呢,再给家里的孩子买点儿小零嘴。
这段时间,家里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听话,是该要奖励的。
此时的刘春桃正在给五奶奶、苏招弟、苏二猴兄妹俩拿银子。
因为五奶奶无儿无女,苏招弟、苏二猴兄妹俩也怕有人因为工钱而打坏主意,便让刘春桃代为保管。
虽然都是一个村的,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嘛。
而他们却不知道,因为他们的警惕心,也帮自己省去了很多麻烦。
就这样,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冲向了绿泉城。
本来一个时辰的路途,因为人多话也多,居然过得很快。
到了绿泉城门口,大家伙的精神头都非常好。
而像五奶奶和元宝奶奶这样的老人,自然是坐村长家的牛车了。
今日守城门的朱小小是第一天上岗。
起先,他只觉得城门外黑乎乎的一团,像是有什么东西过来了。
等他定睛一看。
天哪!
那么多人一起来!每个人的脚步都极快,特别是打头的那个大汉,怕是比城墙还高!
这是异族攻打绿泉城来了?
朱小小当时就懵了。
而骑在苏大川脖子上的小柱不断地喊着:“哇~~~骑大马了!”
跟在他们身后的大壮脖子上架着小元宝,“哥哥,冲啊!我们必须是最先到的!”
还有几家孩子也骑在自己父亲肩膀上,跟在了后面。
一路都是欢声笑语。
等杨捕快被朱小小拉来之后,看着人群中熟悉的几个面孔,恨不得给朱小小一个暴栗。
但是,他想想又说:“很有警惕性,不错!”
就是眼神儿不太好使。
大家约定好回家的时间,说了注意小偷便散开了。
今天绿泉城里本就热闹非凡,他们八九十个人进去,也不打眼。
刘春桃今天进城也就是为了放松的,便由着念平安和蔡大梅到处瞎逛。
上工是要努力,但该休息还是要休息的。
到时候身体累出病来,那就得不偿失了。
蔡大梅是第一次进城,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
她看见刚刚一个过去的女子,皮肤白皙,嘴唇上还有浅红的口脂,实在是漂亮极了。
特别那女子身姿窈窕,叫人一看都挪不开眼睛。
她再看看自己粗糙的手掌,和手掌上的老茧。
那老茧像是一把剪刀,剪开了她从未想过的一面。
她看了念平安一眼,却看见念平安和刘春桃正看着不远处的成衣店说哪块布最好看。
到这时,她的心才放了下来。
等蔡大梅不注意的时候,刘春桃和念平安对视一眼。
念平安对刘春桃微微点头,示意她放心。
“哟!大姐带儿子儿媳逛街呢!来看看我家的簪子和绢花吧,可精巧了!”
刘春桃定睛一看,嘿!老熟人!
这人也认出了刘春桃,笑着开口道:“大姐,上次买的那两朵绢花还行吧?”
这个卖绢花的就是刘春桃初遇段文哭诉时给他们递了凳子的那个老板。
“行啊!我家大梅可喜欢了,今儿再挑一个,你可得好好推荐一下。”刘春桃拉着蔡大梅就站在摊子前面仔仔细细的挑选起来。
“平安,你觉得哪个好看?”
蔡大梅拿起一个桃木簪和一根竹节簪询问念平安。
这个看上去很便宜。
念平安思考了一下,“要不要咱戴在头上试试?”
全花花立马点点头,又看着念平安轻柔的将簪子簪入蔡大梅的发间,小声的对刘春桃说道:“大姐儿子对他媳妇儿可真好!”
刘春桃点点头,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道:“我家大梅值得。”
蔡大梅一听,心中一动,刚刚的酸涩和无措也消去了大半。
“你再试试这个,我觉得这个很衬你。”
几个人眼瞧着念平安从众多簪子中挑出了一个,全都心神一跳。
刘春桃给念平安竖了一个大拇指。
小子!很不错啊!有你娘我的风范!
蔡大梅有八分的想拒绝,但又十分不想拒绝。
只见这个簪子的前端有一朵正在盛放的梅花,中间镶嵌着两颗米粒大小的红色宝石组成花蕊。
而这朵梅花的旁边还有两朵半开不开的梅花和几片叶子。
在中间那片叶子的尖尖有一个孔,吊着一颗用银线穿起来的红色宝石。
今日阳光正好。
戴着簪子的蔡大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漂亮!”念平安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我是说簪子漂亮,你也漂亮。”
这句话是念平安趁着取下簪子时附在蔡大梅耳边说的。
只有蔡大梅一个人听见了。
顿时,蔡大梅听不到耳边的人声鼎沸。
只能听到自己响如擂鼓的心跳。
她再也看不到任何人的身影。
只能看见念平安笑着把包装好的簪子递给她时的笑脸。
送走了刘春桃一家,全花花笑着把二两银子揣进怀里。
本以为会砸在手里的货就这么卖了出去,叫她很是高兴。
当然,并不是因为全花花卖的货不好,而是因为大部分人家买银饰之类的首饰都会去银楼或者专门的首饰铺子。
像他们这样的摊位是面向平民百姓的。
但这一年到头能攒二两银子就不错了,哪里舍得拿出来买首饰呢?
如果不是全花花喝了点酒,也不会进这么贵的簪子。
正所谓一家欢喜一家愁。
正当整个清水村都在为今天进城逛街而高兴的时候。
苏老太家的氛围已经降到了冰点。
放在面前的饭菜居然没人动筷。
“阿奶~~~怎么办呀?”苏行翠坐在苏老太旁边。
苏老太难得的叹了一口气。
要是她当初知道刘春桃这么有本事的话,说什么都不会分家的。
昨天躲在不远处,她可是瞧得真真的,那红花、那布袋、那十文钱!
都是实打实的给到了那三人手里的。
怪也怪苏有福不是个牢靠的。
要是当初上衙门签了婚书,现在那什么平菇工坊还不是会被她牢牢握在手里?
却全然忘了她当初有多么瞧不上刘春桃,又是怎么阻止签婚书的。
苏老太看了看还在的两个儿子,眉毛一提,却还是闭了嘴。
两个儿子自从上次被刘春桃打了一顿之后,现在还没缓过来呢。
苏行书不慌不忙,给苏老太盛了一碗粥。
“阿奶,有时候外人说话没有用,但是亲人说话应该有用的吧?”
说完,他便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苏老太眼睛一亮,是啊!
脑子里立马生出一个念头来!
苏王氏低头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苏吴氏稍稍抬头,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